《流浪地球2》还没来,但这个大结局来了!

麻花影视Aaron影视资讯人气:116时间:2024-05-15 01:02:14

近日,一则新闻引爆热搜。

行走在漫漫寻子路上24年的父亲郭刚堂, 终于与儿子郭新振相认。

一时间,全网讨论度居高不下,刘德华井柏然纷纷发来贺电。

2015年,电影《失孤》将郭刚堂寻子的故事搬上银幕。

电影的完成度,说实话不算出色,但胜在情感真挚。

影片中由刘德华饰演的以郭刚堂为原型的寻子父亲雷泽宽,执着而孤勇,憔悴却坚强。

曾打动了无数观众,也让被拐儿童这个群体,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而真实事件,远比电影中还要让人心酸。

今天,我们结合影片《失孤》,一起回顾郭刚堂寻子事件始末。

1997年,和往常一样,妻子张文革在厨房烧饭。

2岁的儿子在门口玩耍。

等饭做好,张文革来到门口,孩子已经不见了。

综合各方线索来看,孩子是被人贩子拐了。

拐走孩子的,是一个身高一米六以上,外表厚朴的女人。

“大家都说不像人贩子,但是就是她,让我这一辈子都变了。”

从此,郭刚堂便踏上了长达24年的漫漫寻子路。

24年间,骑着摩托辗转多地,跨越31个省,骑行四十多万公里。

因为只有一直在路上,郭刚堂才觉得自己是个父亲。

原本,郭刚堂家算是村里相对“先富起来”的一拨人。

可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轨迹。

为了寻子,他们倾尽所有,很快便欠下几十万的债款。

但每一笔债务,郭刚堂都记得仔仔细细。

寻子路上,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字迹:蓝色代表了借的,红色的是已经还的。

十余年前,便已经还上了30多万欠款。

面对命运的苛待,他却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诚信与体面。

这一路,他遇到过冷漠,也被泼过冷水,但更多的是善意。

有人在拿到寻人启事后转手便当废纸处理;

也有人,送他一张寓意满满的加油卡。

“每当你加油的时候,就是我们大家都在为你加油。”

有次在贵州赶夜路,车灯坏了。

一位陌生车主见他是找孩子的,就一直跟在他的车后,走走停停,为他照亮前路。

郭刚堂说,每当他想放弃时就会想起那束光,那束光好像打在了他心里,让他没有理由停下,也不可能停下。

《失孤》中的情节大部分都是真实发生在郭刚堂身上的故事。

如片中梁家辉饰演的交警,确有其人。

一次在宜宾,整条213国道不通,郭刚堂无奈选择闯高速。

两个高速交警,秦警官和姚警官,将他拦下。

当得知他硬闯高速是为了寻孩子后,他们并未过多指责。

而是架两辆警车,一前一后护送他下了高速,

并叮嘱他:

“义情可嘉,关键是还要做好安全工作。

因为你在外面,家里你还是个梁。”

最后帮他画好路线,默默将200元钱夹进地图。

而由井柏然饰演的曾帅一角,则是无数热心人的化身。

这些人有的免费为他修车,有的干脆送他一辆,有的假装顺路载他一程,从深圳到普宁……

一路上给他拥抱、拍他肩膀的人太多,他全部写进日记,每每提起都充满感激。

遭遇不幸的人们,大多惦念自己的苦。

他却记挂着别人的恩。

《失孤》对于雷泽宽与曾帅的关系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

二人因遭遇相通、相互取暖,感情日益升温,如父如子。

雷泽宽对曾帅的关怀,其实是一种情感的投射。

他将这些年里儿子缺失的爱,一股脑塞给了与儿子相同命运的曾帅。

当与曾帅走散时,雷泽宽瞬间就慌了神,紧张又无助地四处张望,毫不顾忌地大喊曾帅。

找到曾帅后还连连责备:

“你停下来买东西可以告诉我一声吗?”

语气里还带着点乞求。

之后又让曾帅走在他前面才算安下心。

这是痛失爱子后的应激障碍。

而现实生活中的郭刚堂两口子也是如此。

在寻找儿子郭新振的这些年里,二人又相继有了两个孩子。

二儿子五年级的时候,有次过了放学时间却一直没回家。

急得张文革满处找人。

最后在补习班找到了,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两巴掌。

当描述老二离开自己视线的感觉时,张文革这样形容:

“就像被人掐住脖子,喘不上气。”

因为失去过,张文革活得格外小心,虽然过错并不在她。

她生怕孩子再一次失踪,

生怕这个家撑不下去。

她不是活着,她是受罪。

《失孤》上映后,大量媒体对郭刚堂进行采访,描摹他这些年间所历经的苦难。

甚至不少媒体希望他再跨上摩托车,重现那些在路上的情景。

“有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演。”

当郭刚堂被一遍遍邀请复述自己的遭遇时,他也疲惫过,但还是一一照做。

因为通过他们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就会“多一分找到儿子的希望”,能鼓励到更多丢失孩子的父母。

在郭刚堂看来,他们不是媒体,是和插在摩托车后的寻人启事一样的,其他的旗。

善意会传染。

在寻子路上,郭刚堂曾帮助过100多位被拐儿童与家人团聚。

正如影片中,见同样失去了孩子的母亲在张贴寻子启示,雷泽宽便将这孩子的照片与信息放大,做成旗子,与儿子的插在一起。

摩托车上随风招展的旗帜,从一支,到两支,又变三支。

再变回两支。

最初为了找寻儿子的那面旗却一直在。

这么多孩子都找到了,下一个也该轮到自己了吧?

可谁也不知道下一次会不会来。

直到不久前,儿子的那面棋才终于落下。

这让电影《失孤》的结局也显得意味深长。

片末,雷泽宽偶遇一行修行的僧人。他虔诚地问出心中的困惑:

“为什么是我儿子丢了?”

“我儿子能找回来吗?”

僧人的回答却看似千篇一律、模棱两可:

“多行善业,缘聚自能相见。”

有人说,这是借佛经,宽慰那些失去之人缘起缘灭,顺其自然。

现在看来,或许是肯定信念的力量。

电影的结局,也照应了现实。

然而找到孩子心里的石头就能落下了?

出于工作与养父母年事已高的考虑,郭新振选择继续留在养父母身边,而郭刚堂一家也善解人意地接受了。

寻子二十几年,这样的结果郭刚堂没有想过吗?

一定想过。

影片中,与曾帅同村的男孩与他一起被拐至山里。

两人一起长大,然而男孩却并不想寻亲。

他过得很舒适,他并不想冒险失去抓在手里的东西。

也许被拐卖的孩子,提起寻亲都有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顾虑。

这也是人贩子最歹毒之处。

人贩子所造成的伤害,远不止一个家庭失去孩子那么简单。

如果当初我能守在孩子身边就好了。

要不要继续找下去?也许只差一步就能找到了。

孩子是死是活?也许找下去结果更让人心碎……

丢失孩子的父母整日被困在无尽的痛苦、纠结与自责中。

就像郭刚堂,一门心思放在找大儿子上,又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家中老二。

找到孩子后,面对的可能是对方满脸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而那些奔波在路上、被打乱的人生,又向谁讨要?

人贩子不杀人,却诛心。

随着天眼系统普及、“打拐DNA数据库”等的上线,公安机制日趋完善,我国走失儿童的数量比之90年代,已有大幅下降。

但仍有数以万计流离的孩子和心碎的父母,等待着团圆的那天。

而罪恶的始作俑者,也必将遭到严惩。

24年,岁月流转,沧海桑田。

很多人对郭新振留在养父母身边的决定表示不理解。

但或许对于郭刚堂来说,知道儿子安然无恙地活在世上,便已经算是值得欣慰的结局。

毕竟,长久以来如鲠在喉的执念终于可以放下,新的生活也已然开始。

祝愿这对父母的往后余生,都是好日子。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5 万影网 苏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