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影评:生活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也成长着我们

麻花影视Aaron影视资讯人气:330时间:2024-08-11 01:02:56

子枫妹妹出演的《我的姐姐》可谓是最近看过的最喜欢的

从《向往的生活》以及《唐人街探案》里喜欢子枫妹妹,看到她为主角的这部影片,当然要去支持一下。

姐姐and 弟弟——

像生活在不同家庭里的孩子

影片中姐姐是一个带着“小傲娇”,桀骜不驯,最初甚至有点不通人情,冷漠疏离的女孩。

父母重男轻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为了想生一个男孩,硬是骗街道说女儿腿有残疾,希望获得一个二胎的生育指标。

最后终于心想事成,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相差十几岁。

在女儿高考毕业时,本来她可以考上北京的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将来出来当医生。

父亲却偷偷地改变女儿的志愿,让她最后上了四川当地的一个医学院护理专业,结果女儿大学毕业当了护士。

所有目的就是想让她不远离家乡,早点工作,赚钱养家。

而对于弟弟,父母则告诉他——

“你是家里的老大,什么都听你的。”

一个被捧到天上,一个卑微到谷底,父母鲜明的态度对比也是这部影片一个碰撞点。

从姐姐和弟弟的在父母亲坟墓前回忆对话中也可以看出父母对两个孩子的不同的态度。

弟弟想念爸爸做的红烧肉,姐姐想起的却是爸爸的“竹笋烧肉”。

在街道办工作人员来家了解姐姐是否真有残疾时,爸爸对女儿不愿意装瘸子被揭穿而表现的极其愤怒,进而狠狠地教训女儿。

这种家庭境遇也培养了姐姐从小就追求生活独立的基因。

但所有的一切因为一场车祸而改变。

影片伊始,就是灾难现场,告知观众故事的背景。

这时的姐姐已经是医院的护士,正在和男朋友积极准备考研,希望一起到北京去读研究生。

祸从天降,父母双亡。

葬礼过后,家里的亲戚在客厅商量如何扶养弟弟和房子的所有权的问题,姐姐翻箱倒柜地寻找房子是自己的证据。

弟弟拿着球在旁边玩耍,对于突如其来的悲剧一无所知。

那种透过屏幕的绝望扑面而来。

一个并不十分熟悉的弟弟一下子推到她的面前。

这里也可看出成年后的姐姐与这个原生家庭的疏离,父母更爱弟弟,对姐姐就有些淡漠。

仔细看,影片里其实也有一些暗示,说明他们对姐姐的“关怀”——

譬如将那个房产写在姐姐名下,母亲给姐姐洗头的画面,以及在车祸发生前夕不停的打电话给姐姐,虽然这十几个电话,姐姐最终都没有看到。

等到赶到事故现场的时候,直面的就是父母双亡的消息……

二胎政策——

如何弥补被时光偷走的那些年

姐姐一下子无法接受抚养弟弟的现实,她最初的想法就是找个好人家把弟弟送走,然后自己和男友考研出去生活。

他们相差十几岁,除了那一层被亲生父母联系的纽带,实际上真正的感情却并不多。

现实生活里因为年龄代沟,加上一直不在一起生活,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共同语言。

这也反映出当下许多中国家庭正在面临的现实,二胎政策放开后,两个孩子间的年龄差和相处问题。

当国家允许放开二胎政策之后,许多家庭的大孩子都已经十多岁了。

这样的年龄差带来的孩子之间的沟通相处方面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有的家庭里的孩子们处理得很好,相处愉快,还能互相照顾。

如果相处得不好,这中间的问题该如何调节?

相差的这些年的代沟要如何才能弥补?

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平等的关爱……

这些都是看了这部影片后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这部影片里,姐姐对于弟弟态度的转变的过程,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最初,姐姐“拒绝”照顾这一个“从天而降”的弟弟,她忙着为弟弟找寄养家庭,为此多次与姑妈发生冲突。

两代姐姐对弟弟的爱在这里交集并发生碰撞个差异,但这所有的一切都随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

弟弟要吃肉包子的故事;

弟弟坐在窗外说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

把弟弟送给舅舅那里不放心,看到弟弟打麻将的啼笑皆非.......

姐姐的内心从“极其讨厌”到“慢慢喜欢”有一个过程。

这也反映出她内心在面对“有责任照顾弟弟”这样一件事情的态度变化,她也在不断成熟,慢慢与现实和解。

最后姐姐给弟弟洗澡;

雷雨天弟弟害怕时,两姐弟共睡一床;

弟弟在姐姐的生理期给他准备生姜红糖水;

弟弟趴在姐姐的身边:

“你不能等等我吗?”

“我现在只有你了。”

以及后面,弟弟自己打了电话给寄宿家庭说自己要去他们家住,为了不让姐姐的人生计划泡汤。

看到弟弟和自己的好朋友偷偷去打电话的时候,突然内心一颤,这么小的孩子,很难想象会考虑得如此周全懂事。

到影片最后,在寄养家庭那里,对方提出要姐姐签字承诺姐弟永不相见时,姐姐终于义无反顾拉起弟弟的手,开启他们的生活。

他们的相处模式在慢慢变好,姐姐慢慢接纳弟弟,弟弟也在渐渐体谅姐姐,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

接纳一个虽然是同父母却没有感情的亲人同样也需要时间,从“讨厌”到“喜欢”,从“拒绝”到“接纳”。

配角也出彩——

同样鲜明的人设激起强烈火花

不容易的姑妈

影片里姑妈和舅舅是两个性格反差较大的人。

也是姐姐和弟弟除了父母之外可以依赖的为数不多的亲人,但是他们也无法给予姐弟更多实质性帮助。

姑妈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她逆来顺受,任劳任怨。

影片名称是《我的姐姐》,看似指张子枫扮演的二代姐姐,其实还包括着朱媛媛扮演的一代姐姐。

姑妈回忆到当年她去俄罗斯红场打工,想挣些钱,接到母亲电话,说弟弟孩子即将出生,让她回国帮忙。

她二话不说,放弃在国外属于自己的大好前程,回到国内。

后来,二代姐姐就在她家里长大,是她这个姑妈帮衬着弟弟一家养育孩子。

而她自己也有孩子,她的丈夫还半身不遂瘫常年需要她的照顾。

当自己的弟弟和弟妹双双遭遇不幸时,她希望年轻的姐姐,也就是她的侄女也能像她一样肩负起照顾年幼弟弟的重任。

两代人价值观明显不同,因此发生了许多碰撞。

“不靠谱”的舅舅

肖央扮演的舅舅是一个不靠谱的人,吊儿郎当,喜欢打麻将,也没有成家,每天就是一副财迷本迷的样子。

在影片中,他利用车祸“肇事者”的弱点,从他那里骗来两万元;

自己去年少轻狂生下的女儿的舞蹈室跳舞想要和她增进感情,却每一次都遭到冷遇;

和姐姐主动提出他来照顾年幼的弟弟,从而要从卖掉老屋子分到一杯羹……

吊儿郎当的外表下是他在生活的角落里一直默默关心姐弟俩的心。

有这样一个场景,姐姐第一次去男友家里吃饭,在宴席结束走出家门时,弟弟突然出现,面向姐姐和男友一家大声喊妈妈。

这让姐姐非常难堪,在男友家人面前很是丢脸。

骑着电动车带溜走的舅舅是这场戏的始作俑者,他其实也害怕弟弟从此无家可归吧。

他们这两个配角在推动剧情发展和加深影片的价值意义方面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姑妈和舅舅成了亲生父母离开人世之后,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如双亲一样的存在。

在这部影片里,全权围绕着张子枫扮演的姐姐的心理上潜移默化的变化展开。

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看头,是电影蒙太奇的神奇之处。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场景中看出——

她有个性,在男友家的厨房她不吃男友递过来的蛋糕导致碟子被打碎。

她勇敢,在医院看到医生下错了方子就大胆指出来,没有因为那个医生背景强硬而屈服。

她善良,看到高龄孕妇冒着生命危险还要生第三胎,她追在车后的大声呼喊希望产妇先考虑自己的身体就是医生的良知。

她温柔,特别是当弟弟趴在她的背上说,你身上有妈妈的味道时,所有的观众从心底深处都会有一丝颤动,被影片里的弟弟的话动摇。

一部影片,一段故事,一个道理。

影片通过姐弟之间的真实情感,还原像姐姐和姑妈这样的女性走出原生家庭伤痛的成长过程,深刻揭示出在抉择中女性的自我成长。

自己在家庭、社会中面临的困境等的现实话题该如何处理,二胎政策下的孩子的相处问题抛给观众,发人深思。

亲情深处,血浓于水,影片在姐弟俩欢乐踢足球这里戛然而止。

没有说明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让观众浮想联翩,同时也留下开放式结局。

但是,观影的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一对姐弟在一起美好生活的样子。

生而为人,我们都是第一次。

不论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初体验。

我们不断遇见,不断经历,不断成长。

我们都在这生活中学会积累、包容、尊重和欣赏。

生活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也成长着我们。

看了这部影片,对子枫妹妹又多喜欢了一点。

对于这部影片,我其实也有小小的共鸣,因为我也有一个和我相差十岁的弟弟。

但是我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代沟,可能是因为我的心理年龄也比较小的缘故~

这么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并没有)

每次出门,都能接到“久违”的他打过来的电话:

“姐姐,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正当我被“还是挺关心我的嘛”的情绪感动的时候,电话那头来了一句:

“买点吃的回来!”

心情好的时候呢,就是:“ok!”

反之,他就会听到:“梦里什么都有!”

不过仔细想想,我们之间的相处还是挺愉快的。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5 万影网 苏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