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为何跌落神坛?张译一句话说出答案,网友感慨:真打脸

麻花影视Aaron明星资讯人气:956时间:2024-08-26 01:02:50

以前,娱乐圈是存在“鄙视链”的:

演电影的看不起演电视剧的,演电视剧的看不起参加综艺的,参加综艺的看不起直播带货的。

现在,这条“鄙视链”似乎崩坏了,毕竟,参加综艺似乎成了一条新的“捞钱之路”。

一、“跌落神坛”的章子怡

作为“三金影后”,章子怡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大家吐槽的焦点,集中在了“41岁章子怡出演15岁少女”的巨大反差。

但是,章子怡跌落神坛,真的是因为“装嫩”吗?

背后的真相远没有那么简单。

章子怡被嘲,其实揭破了观众的最后一丝隐忍。

曾经的章子怡,神秘孤傲,她就像是《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或是《一代宗师》中的“宫二”。

这些人物,因为与现实有着疏离感,因而让人充满想象,一如观众们对章子怡的想象。

2015年成了章子怡事业的分水岭,此后的她,开始变得“世俗”——她把个人简介改成了“醒醒妈妈”,她戴着写有女儿名字的项链。

从此,章子怡的生活就变成了陪女儿做手工、读绘本、帮女儿追星。

即使偶尔出去工作,老公和孩子也成了身边的陪伴。

曾经倔强孤傲的章子怡变得越来越柔软,她曾想要的最世俗的幸福,现在都得到了,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在她作为演员的本职工作中,她付出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些年来,号称“用生命拍戏”的章子怡除了一部《无问西东》,其余乏善可陈。

人生的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选择,选择此意味着要放弃彼,如果两样都想要,就难免会被骂“吃相难看”。

就像后来的章子怡,她想立一个“好妈妈”的人设,但又不想放弃名利场,不想放弃娱乐圈给她带的巨大光环。

于是,曾经的“三金影后”就转向了录制时间短、来钱快的综艺节目。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

在《我就是演员》中,作为导师的章子怡屡屡强调“做演员要有信念感”。

很多东西,只有当我们不再拥有的时候,才会不断强调。

二、参加综艺的明星们

不只是章子怡,娱乐圈中,现在已经出现了“综艺泛滥”的苗头:越来越多的演员参与到了综艺节目之中。

而如果问大红大紫的Angelababy、陈赫、郑恺等人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很多观众的回答一定是:《奔跑吧!兄弟》。

这些年来,好电影越来越少,同质化的综艺节目却越来越多。

那些导演和演员们不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到各档综艺节目中“串场”,找几个经典影视剧片段,然后让一群所谓的演员模仿表演,随后是大家纷纷表态自己的“演员梦想”。

娱乐圈从来不缺仅在综艺节目中相互吹捧的“演员”,它缺少的,是那些愿意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磨练演技的演员。

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表明自己不想参加综艺的决心,这样的操作,的确有些“开心麻花式的搞笑”。

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但频频参加综艺节目已经伤及到了演员的“艺术生命”:

当年的孙红雷,曾经饰演“刘华强”让人分外惊喜,但参加完《极限挑战》后,被贴上了“极限三傻”、“颜王”的标签,后来再看到他的大哥造型,只会让人出戏想笑。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黄渤身上。

所以后来的黄渤,遭遇到了“口碑反噬”,他也很少再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三、选择即命运

选择即命运,这句话在娱乐圈中特别适用。

从参加综艺节目,拍电视剧、无限晒私生活之后,章子怡就慢慢走下了神坛,但走下神坛但她却并不谦虚、低调,反而总是在综艺节目中提及自己以前的作品和光环。

这样才让人觉得她“又当又立”。

为什么会这样?

张译在采访中的一句话或许能说明问题。

在作客《可凡倾听》时,张译表示:“我是坚守底线的,我从不参加综艺。”

这样的话一出口,网友们纷纷感慨:这得打了多少人的脸呐。

或许意识到这句话的“偏颇”,张译随后解释说:

“我也想要成为大俗大雅的人,想要娱乐大众,但我的修为不够,只好推掉综艺邀请。”

娱乐圈中人,哪一个又不是“人精”?

但是,那些参加综艺节目的明星们,大家还没有警醒吗?

当那些“有底线”的演员们因为不肯参加综艺而被嘲讽的时候,或许,我们就再难见到经典的影视剧作品。

让电影的回归电影。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5 万影网 苏ICP备88888888号